|
∼記韓籍學生石閔淨演講比賽獲獎∼ |
2003/03/29 |
|
|
石閔淨領獎的一刻 |
我與石閔淨的合影 |
2003年3月29日,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因為在歷經一番努力後,我輔導的師大國語中心韓籍學生石閔淨獲得了扶輪社主辦的外國留學生華語演講比賽第三名,由於這次她的參賽,我是全程陪同,感受特別深刻,在親眼目睹她上台領獎的剎那,其實我比她還激動;除了為她高興,我心中也浮現出過往我本人參加演講比賽和去年輔導另一名印尼籍學生奪得師大國語中心校內賽冠軍的種種回憶,還想到一些相關的問題,不免又有了提筆的衝動。
|
|
憶及遙遠的高中時代,我念的是全台灣最好的女子高中「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可是由於體弱(心臟的問題),再加上資質的不足,我的高中生涯充滿辛酸苦痛,白天承受學校裡無盡的考試壓力,晚上則面對母親「九點上床睡覺」的規定,我兩邊都想顧,卻兩邊都顧不了。書念不完,不敢睡;不睡,怕母親憂心,只好夜夜像做賊似的用被單塞住門縫、試圖擋住燈光,繼續苦讀,可是每每被識破,便買了一個小夜燈把整個人蒙在棉被裡靠那一點微弱的燈光、忍受著悶熱、希望這樣能使自己在第二天考試後不要再因我一人的成績拉低了全班的平均分數而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問話。一晚實在熬不下去了,小夜燈把棉被燒破了三個洞,我聞到焦味驚醒過來,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這種煎熬,使我在高二時便萌生過休學的念頭,直到今天,我快四十歲的人了,每月還至少做兩次快大考了、書還沒念完的惡夢!而在那樣的學校,學生如果能參加什麼課外的比賽,有兩種情形:一是這個學生天聰地明,除了功課好,還多才多藝;另一則是班上大多數的人全心念書,要推派代表時沒人願意去,於是推一個功課反正好不了、而膽子還算大的人充數。我,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學生曾代表班上參加了中、英文演講比賽,自然是屬於後者的情況。我參加中文演講比賽的那次經驗,是我一生中最不堪的一次台上經驗,因為我雖然自己寫就了演講稿,也在班上演練過,可是正式比賽時中途忘詞,愣了好一會兒才勉強繼續,結果如何就不必說啦!至於英文演講的那回,稿子是英文老師準備好的,我之所以被推派為代表,是因為我的發音好,只要把稿子背熟了,就能勝過大多數的參賽者。那次比賽差強人意,我得了全校第三名,可是我心中很明白,我只是仗著發音好製造了一個假象,我的英文程度並不是真的那麼好;另一方面,當時得第一名的那位參賽者,是在國外長大的,她以自然生動的語氣、活潑的表情動作奪冠是實至名歸,也讓我在當時深刻地感受到什麼才是真正好的演講。 |
|
我在大學時代做過廣播節目,正式工作則一直都是和語文教育、文化教育相關的,無論是教外國人中文、教中國孩子英文、或講解京劇知識,我深深體認到一個人的口齒清晰與否、表達能力好不好,是如何直接地影響聽者、決定著聽者的領會程度。而由於我業餘從事京劇表演,對眼神的利用、表情的控制、聲情的掌握多少也有些認識,所以兩次輔導外籍生參加演講比賽都有不錯的成績,我覺得這其中有些經驗也許是可以寫出來和大家分享的。我的著眼點並不只限於如何成功地準備一場演講,畢竟不是人人天天都在演講、參加演講比賽;今天我提筆的動機是:我覺得演講比賽在訓練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語及肢體語言,而這兩方面的表達能力關乎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與人互動的效果,所以其實它是個人人天天都該研討的課題。 |
|
去年七、八月間,在我晚間語文課的班上一名來自印尼的學生潘小花參加師大國語中心的演講比賽,希望我從旁給予一些輔導。限於晚上上課的關係,不能在下課後進行,只有利用上課前較有限的時間,幫她逐步先改改稿子、我錄下音供她自我練習時參考、等她背熟了講稿再糾正發音、繼而提示她一些肢體動作待改善的重點。總的來說,這名學生中文底子不錯,講稿寫得挺好,長短也正合適;她說的是一些切身的經驗、發自內心的感受,平實自然而感人,我改動比較多的主要是她在結論中提到了幾句和前面內容不相關的話,要她删去。發音的方面印尼學生往往一、二聲的字音調掌握不穩定,我們費了很多時間改善這點,最後她背得很熟了、語調也進步了,但講的時候眼睛看地,沒有肢體動作,我給了她一些建議。等她正式比賽時,因我遭逢恩師驟逝,沒能照顧到底,事後聽說她得了第一,我還陷於悲情之中,不似今天親眼看到學生獲獎,能及時分享她的喜悅。 | |
上圖:我與潘小花合影 |
|
|
|
當興奮之情稍微沉殿之後,我腦中有了些更深層的思考。似這般非即席的演講比賽,尤其是非母語的演講比賽,其實說穿了,與其稱它為演講,不如說它是一種表演。今天我一路帶著這名韓國學生作賽前種種的準備,恰似當年我在北一女中以老師預備的英文稿「演講」,其實我們都只是盡力扮演了一個「很會說外文」的角色: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可以用一種外語清楚而流暢地「演講」,實則我們並沒有那麼強的外語能力。石閔淨是如此,其他很多的與賽者也未嘗不是如此。就算是以母語參加演講比賽,如果不是即席演講,也還是一樣。每個人都在背一篇預備多時的演講稿,一旦忘詞,便原形畢露!什麼原形?外語的比賽,露的是外語能力被包裝前的原形;母語的比賽,則很可能露的是沒有組織能力、缺乏思考邏輯、不知如何針對主題發表意見的原形!簡言之,不會說話的原形!這些,事實上是在我個人多年從事語文教學和觀察一般台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時,所經常思考的問題,只是今天通過這場和學生「並肩作戰」的經驗,在她上台領獎的瞬間,我好像受到了某種刺激,很想把它寫出來罷了。關於本地年輕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兒離題遠了暫不去說它。我想多談談外語演講比賽的方面:我倒不是否定演講比賽的意義,更不是否定獲獎的榮耀,相反的,我覺得看到這些外國學生以華語演講,適足以反映華語教學的一些盲點。今天我的學生為什麼能獲獎?第一、她的發音好,第二、她的語氣像一個中國人說話。反觀有很多中文程度超過她的,詞彙比她豐富的,稿子寫得比她好的,敗在發音;而發音跟她一樣好的,敗在語氣。所以雖然石閔淨說錯了一些,換言之,現了些原形,但整體而言,她的長處蓋過了那些缺失。我一直堅持從事任何語文教育,應首重發音,而發音正確之後,還得教學生語氣,(甚至時時要求他們以臉部表情自然地配合)這是語文教學最困難、卻也最珍貴的一部分;困難是因為語氣很難藉符號讓學生記錄,他們無從自修,珍貴是因為這正是語文老師的價值!
|
|
寄語閔淨,不要因獲獎而驕傲,因為平日的口語能力並沒有今日在台上展現的那麼強;而換一個角度看,今後說任何一句中文,如果都能秉持準備演講比賽的精神,說到最標準、最自然,那麼把中文真正學好,相信不是做不到的,這倒是參加演講比賽一個積極、正面的意義!今天,在學生發生閃失的瞬間,我好像跌回當年參加中文演講比賽的驚恐;而在她榮耀的剎那,我也雀躍歡喜,歡喜的不只是看到她抱著那一方獎牌,而是看到自己的教學理念似乎得到了肯定,我想這也是一個做老師的人最大的安慰吧! |
回龍女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