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聲中話國劇

本文刊登於建國中學卅五屆一年六班班刊〔北宸〕
1981 筆者當時念北一女高一

  談到國劇,對絕大多數的青年學生來說,也許都是極陌生的。記得在讀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到國父紀念館,看了一場安排了好幾所學校學生為觀眾的「國劇欣賞」;兩齣戲看下來,不由心生許多感觸。觀眾不該鼓掌的時候亂鼓掌,該拍手時卻又一片寂靜,台上台下交織成一片混亂,這顯示出當今年輕人對國劇的過分漠視。

 

  我從小就常聽父親唱戲、拉胡琴,到了六、七歲開始有機會跟著父母到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看戲,那時只是喜歡看青衣、花旦閃亮的頭飾、繡花的戲服,對一切的行頭、化妝都非常好奇。我雖聽不懂台上的道白、唱詞,但對其聲調已是相當熟悉了。漸漸地,我注意到演員的各種抽象動作及唱腔,還記得第一次聽程派青衣時,曾固執地認為那是「唱錯了」,經父親告訴我,我才知道國劇原來還有許多派別。

 

  僅就旦來說,今日演員所學的,主要分為梅、程、張、荀四派。梅派嗓音淳厚響亮,花腔少,然因其雍容大方而被視為正宗;程派可說與梅派恰為對照,嗓音低沉,可將淒楚、悲涼表露無遺,故往往是唱悲劇;張派有點集大成的味道,嗓音既清亮又婉轉,只是有時腔調較奇異;以上派別都有很多正工青衣戲,至於荀派則重小花腔,唱的多是花旦戲,聽來雖頗有餘味,但比方與梅派相比,就不免顯得輕浮了。這只是一般的看法,其實能成一派的,自然都有其優點、特色;其他生、淨、丑各行,也是派別很多的。

 

  為什麼要談到這些呢?因為當今年輕人之所以不喜歡國劇,主因就在於「不耐煩去聽」,都認為「一個字拖那麼長幹嘛呢?」其實這腔調正是最值得欣賞的地方。國劇是經早先的徽調、漢戲相互融合,又吸取其他如崑曲、秦腔等的菁華慢慢發展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腔調的變化。世界上很難再找到像這樣婉轉有味的戲曲!而且除了唱腔優美,國劇的唱詞也是很典雅的,它可以完全表現出中國人含蓄的情感,若細細去聆賞,一定可發現其中無盡的趣味。老一輩的行家不都是說「聽」戲的嗎?閉起眼睛、打板數眼;只有在知道台上將有優美身段的時候,才會張開眼睛,專注一會兒。他們甚至於不僅在聽唱腔,也在聽文武場。哪裡是像今天的年輕人,只有武戲才肯勉強去「看」的呢?當然,武戲也是很可看的,但要講究身段功夫紮實,絕對不是看到滿場打打翻翻便認為是好。真正說起來,國劇的服裝、化妝、唱腔、念白、身段、功夫、劇情、文武場,無一不值得欣賞,問題是演出者與觀眾是否夠水準罷了。

 

  我總認為,中華民族的藝術太沒落了。每一個民族,都應該具有足以代表其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無論從服裝、歌曲、戲劇、建築等各方面表現都好;可是現在的中國呢?服裝、歌曲、建築,哪一樣能代表?哪一樣有特色?就連民間雜耍藝術也漸趨沒落,大鼓沒人要聽,說書、相聲沒有人才。現在唯一剩下的就是各劇校正在努力培育人才的國劇──這純屬中國的偉大藝術,可是年輕人竟然也不接受。我想如果有一天美國人不再唱熱門歌曲了,我們的青年人一定都會覺得驚訝,而我們自己的傳統戲劇長期受忽略,竟然就沒有多少人感到不應該的;到頭來還要各劇團費盡心思來安排可能為青年朋友接受的戲碼,這倒像是求他們來看戲,多麼不可思議!不過說實在的,我每次到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看戲,望望觀眾席上,平均年齡大概總在五十歲以上,甚至往往整排整排都是白髮稀疏的老公公、老婆婆。這樣看來,設法請年輕人坐進國劇的觀眾席,確有其必要。

 

  開頭以武戲吸引觀眾是正確的,因為台上熱鬧,劇情也比較容易懂。可是難就難在文戲如何欣賞呢?我想有幾個要點:比如說看大花臉,就特別注意他的腦音;看小花臉(即丑角)就輕鬆地聽聽他逗趣的道白、看看他喜感的神情;看青衣,小生,則欣賞那大家閨秀的嫻雅、翩翩少年的英姿;聽唱腔,雖說各種板式好比曲牌、詞調,但實際上或因派別、或按劇情,每段戲腔調的轉折都各有特色,不會完全一樣的。其次是文武場,這雖屬「伴奏」部分,可是裡頭也大有學問。文場包括京胡、二胡、月琴等,武場則有鼓、板、大、小鑼等,一切所謂的「鑼鼓經」,都印在這些文武場人員的腦子裡,只要打鼓佬點子一落,其餘的人便知該打什麼、拉什麼,各種配合不知有多少套,可是永遠配得那麼巧妙。經常一段戲唱完某一部分,胡琴還會帶上一段長長的過門兒,花腔疊起,也能引起滿堂采。再從細微處著眼,國劇裡更有數不盡的可觀處,比如台步,青衣便講究彩鞋不露於裙外,走起路來頗有飄逸的美感;比如憑藉巧妙的化妝,國劇演員幾乎不受年齡的限制,年老的演員一樣可扮年輕的角色;比如水袖,這可說是戲劇與舞蹈相結合的橋樑,隨時與文武場配合,使戲台更顯生動。年輕觀眾,若能從小地方仔細欣賞,絕對不會感到枯燥無味的。拿我自己來說吧,看戲十年,興趣有增無減,現在一天不聽到鑼鼓聲都難過呢!

 

  儘管各劇校很辛苦地推展國劇,然而展望國劇的前途,除了年輕觀眾的問題之外,尚有許多值得憂慮的地方:第一、過去的科班訓練非常嚴格,練功挨打是常事,雖然學的時候痛苦,但是根基穩、功夫實在;現在卻不同了,體罰教育受到反對,學生雖可少受些苦,但若不自我鞭策,便很難學得好。第二、從前教戲的老方法是「口傳心授」,一個老師專教少數幾個、甚至一個學生,慢慢地琢磨訓練;當今一個劇校那麼大,要找出真正有天份又肯苦學的可造之材,談何容易!第三、由於國劇在今天並不是很受重視,許多學戲的年輕人好不容易學得一身技藝,卻因出路不佳而放棄了。國家花了金錢、老師花了心血,如此龐大的投資竟對提高演員水準沒有幫助,豈不白白浪費?第四、幕後工作者有後繼無人之憂,像是管衣箱的、檢場的,及文武場的各員,他們的工作、技藝都要靠長時間、反覆練習才能熟悉,若沒有年輕人繼續學習,終要失傳。第五、在今天想要再有像梅蘭芳先生、程硯秋先生那樣有才氣的國劇演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原本女子是不學戲的,可是現在適得其反,青衣、花旦不說,就連小生、老生也多由女子扮演,似乎男子肯唱戲的越來越少了;而女子唱生行疲軟無力,自然不能跟老一輩的伶人相比。這種種的問題不加解決,勢必導致國劇的更趨沒落。

 

  近年來大家不是口口聲聲說復興中華文化嗎?那麼發揚國劇應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國劇囊括了許多歷史故事以及文學名著中的情節,比如岳鵬舉精忠報國、梁紅玉擂鼓金山、諸葛亮草船借箭、花木蘭代父從軍,都被編為膾炙人口的名劇,其中教忠教孝,意義深長,確是中國人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可謂融合了戲劇、文學、音樂、舞蹈的藝術珍品。然而可嘆的是,別人兩百年的文化就是那麼可愛,披頭四的歌聲就是那麼具吸引力,把我們千千萬萬的年輕人都吸引走了!我,謹持一份對國劇永遠的熱愛,虔誠地希望這一股中國的藝術主流,不要斷在這一代年輕人的手中,更希望有一天,它能夠再洶湧、再奔騰。

 

後記:整理這一篇高一所寫的小文,有些地方文句不太通順略作了修改。回想到當時叫我寫的初中同班同學把印出來的班刊送給我的時候,說了一句:”我們導師問我是不是我奶奶寫的。”仍不禁莞爾。另外則是不免又有很多感慨:比如當年文藝中心的觀眾年齡層,文中說了是五十歲以上,如今呢,就是七十歲以上的多了!當年憂慮的種種問題,二十多年過去了,不但未見改善,反是更加嚴重,當年還有所謂”復興中華文化”的口號,現在呢?本土意識抬頭。當年還有好幾個劇校培育人才,如今呢?減得快剩一個了!前幾年看了一場某劇校的畢業公演,好多連台步還不會走呢!我們票友唱戲,請劇隊支援,往往排戲時倒過來給專業的說戲;演出時要燈給蠟燭、要提籃給水桶;我父親唱孔明結果羽扇沒在後台,臨時用硬紙板畫了一個;我唱宇宙鋒,離開演八分鐘花臉才進後台,金殿的秦二世出台連引子都能忘詞...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回頭看看這過去的二十年,走了多少名角兒!凋零了多少老觀眾? 台灣大環境的惡質化,又傷了多少戲迷的心!走筆至此真是不勝唏噓...我,二十年前想做的,今天正在藉這個網站不斷地做,可是我一個人又能做多少?高一的時候,我尚未登台,也不會想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自己設了這麼一個朝理想奮鬥的空間。我現在只想說:我會加油!當然,我也很需要網友們的精神支援!
 

龍女心聲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