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头一回看《生死恨》的印象是韩玉娘这人的命运太苦了、太倒霉了,而程鹏举这人值得韩玉娘如此念念不忘吗?而梅派优美动人的唱腔会使人冲淡对这些人物的质疑。当然传统戏曲牵强之处甚多且观众多已习惯,但我听到不少人尤其是新观众看完全本<生死恨>的印象与我当初反应是差
不多的。
梅大师初创此剧有激励民族意识抗日的时代意义,而悲剧则更能动人心弦,事实也证明《生死恨》比
《抗金兵》更受欢迎而流传更为广泛的多。据悉当初《生死恨》初演时程鹏举曾举发韩玉娘三次,而观众反应程鹏举
“太不是东西”,与后来剧情无法呼应才逐渐改为现今版本。虽然在唱词上韩玉娘对程鹏举多所怨恨,但哭一句「程郎啊」,及<梦会>中安排更强调了韩玉娘是从一而终深思深爱着程郎
。
虽然爱与恨是对立的,但在爱情的范畴中爱与恨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
“爱恨交织”,往往你的最爱就是害你最深的“冤家”,如<白蛇与许仙>、<尤三姐与柳湘莲>等等。
但由於《生死恨》剧情中韩玉娘与程鹏举并无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过程,因此到后来使人感觉韩玉娘恨的力道无爆发性,正是此剧爱情力量不足的原因。当然韩玉娘一连串悲苦的遭遇皆因程鹏举的疑心病而起,但程鹏举的“负心”并不是
“变心”,韩玉娘只能恨程鹏举这人多疑、软弱的个性。以迷信的眼光来看程鹏举是韩玉娘的命中白虎星,一见程鹏举非伤必死
(博君一笑)。
当然京剧艺术的魅力不在於计较剧情的合理性,《生死恨》就是以唱腔取胜的最佳典型,梅大师的唱是如此动魄人心,听《生死恨》想到的是梅兰芳,而疏於理会韩玉娘的痴及程鹏举的人格问题。
想不到由於《生死恨》的艺术力量使龙小姐对梅艺有了“生死相许”的开始。看龙小姐现场的戏应有三次都在北京,看完了戏都有一种感动;并不是其唱腔、身段多么的打动我,而是强烈感受到舞台上的龙乃馨其执着与认真的精神,那是一种对生命热情而又严肃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