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附:李开屏老师谈《贵妃醉酒》 |
4月19日,我们玲珑电脑工作室拜访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开屏老师,李老师曾经是中国戏曲学校的第一届学员,是王瑶卿先生的弟子,她的演出风格皆宗王派,李老师有深厚的功底,唱、念、做、打皆佳,她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玉堂春》《拾玉镯》《李慧娘》等。特别是她的《贵妃醉酒》是有别与梅派与小派的风格,王派的唱腔章小山的表演,堪称梨园精品。我们初见李开屏老师,觉得她是很和蔼的老人,有着老艺术家特有的气质与风度,李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耐心地讲起戏来,话题还是从她的《贵妃醉酒》谈起了……关于这次采访,我们将根据现有影象资料,综合梅兰芳、陈永玲、李开屏、夏达华的四个版本的《贵妃醉酒》,另写一篇“千娇百媚话《醉酒》”的文章,这次我们先把李开屏老师的文章整理出来,提供给大家欣赏。《贵妃醉酒》的记忆与体会 记得在1950年刚建中国戏曲学校时,王瑶卿先生一再向史若虚校长提出:“一定要设法找到章小山先生,别的戏我都不要,我只要他一出《贵妃醉酒》”。据王先生讲:章小山先生对艺术有着一种执着,为了塑造好这个贵妃形象,真是呕心呖血。王先生后来回忆说:在1902年慈嬉太后从西安避难回到北京以后,清宫廷重新建立了“升平署”选取民间著名艺人进宫充当“供奉”,名为“教习”,实质是为皇亲贵族演戏,那时候有谭鑫培、陈德霖、侯俊山、汪桂芬等人入宫演出。到1904年,王瑶卿先生与陆华云、瑞德宝、金秀山、钱金福、龚云甫、时小福等人先后被选入宫演出。在王先生被选入宫时,正值“福寿班”演出,当时的章小山先生是不“下海”的著名票友,经常请教于王先生的门下,王先生进宫演出时候,章小山先生也经常跟随着出入宫中。王先生一再提到,章小山先生进出宫的目的不是为了演出,实际是为了研究体验宫中那些“梳旗头”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特别是嫔妃娘娘们的内心深处的甜酸苦辣,为塑造好杨玉环的艺术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王瑶卿先生特别强调:“章小山先生把杨玉环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思想情绪的变化研究很透彻,所以他的《醉酒》功底扎实,有真功夫,有绝活,拿这出戏给学生们打基础,是再好不过了。” 在王先生的极力推崇下,大概是在第二学期,学校请来了章小山先生,在我们第一届学员中,选了我和其他几个学生,到章小山先生教课的班学习《醉酒》。 章小山先生教戏,不是先教《醉酒》的唱、念,而是先教我们练三个“闻花”的“卧云”和三个“叼杯”的“下腰”以及醉眼、醉神、醉态、醉步等,先生说:“这些基本功练不扎实是学不好《醉酒》的”,又说:“你们太年轻,就是学会了也不等于全会全对,你们也只能把这个戏的“路数”拿下来,而真正能体会杨贵妃内心深处不断变化的复杂情绪并把它表现出来,实在不容易,这个需要你们在舞台上的不断磨练与实践,再加上对生活的感受和思想感情的成熟,才能真正把这个人物演好,最起码要在你们30岁以后。”听到先生的话,再看到《醉酒》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唱腔,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出戏,这出戏必须要求演员有过硬的基本功,可以说它是一出很完美的旦角“功夫戏”。 章先生给我们练“闻花”的“卧云”和“叼杯”的“下腰”的功夫是非常苦的,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他也特爱“材”,看到我勤学苦练及经常练“私功”,便把《醉酒》的艺术精华不断地耐心地传给我,我第一次在校彩排及以后的对外演出,得到观众的认可了,虽然观众叫了那么多的“好”,而章先生只是说“数”有了,人物塑造还差的很远。同时鼓励我在这个基础上要不断地加深对人物的刻画,再加深基本功的磨练。在先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又对我的这个《醉酒》进行了加工,使之更加完美。 1955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周年”的电影拍摄工作,在拍摄《贵妃醉酒》的时候,我扮演宫女,在拍摄现场,我特别注意观察梅先生的表演,给我很大的启发,在后来拍摄的《洛神》中,我又扮演了其中一个十二个月神,在这几个月的接触中,我如痴如醉地去观察梅先生的表演,而梅先生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也令我们钦佩,他对我们这些学生,就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由此我感受到:在艺术和生活道路上,真正能做到“虚心”是多么可贵呀! 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与生活阅历以及逐渐成熟的锤炼,确实好多年以后才逐渐体会到一些杨贵妃那雍容华贵、潇洒大方又内心空虚的那种感觉。从杨玉环出场的开始就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她的一出场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雍容、端庄、华丽,在古典四大美人中,杨贵妃就是以“醉美人”著称的,从内宫到百花亭,一路上所见所闻的景物如:皓月当空、经过玉石桥、看鸳鸯戏水、看长空飞雁,还有后面的醉步、闻花、叼杯等,都是通过繁重的舞蹈身段来表现细腻的思想变化的,章先生一再强调了三次叼杯的不同心理状态:闷饮、烦饮、狂饮,层次要分明,要把借酒消愁,愈来愈沉醉的状态表现出来,通过这三饮饮酒,抒发了被君王冷落的凄凉心情,直到大醉才从内心深处发出“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口盅”的哀怨。总之,要从一听说皇上驾临西宫开始,就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抑郁、失望、嫉妒的心理,要有层次地抒发出被君王“明夸暗弃”的哀怨与失落,这样才能在最后杨玉环在极度怨恨之中还宫时候,给观众留下思考与回味。《贵妃醉酒》是一出典型的中国古典歌舞剧,在舞台上流传了一百多年,这出戏巧妙地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宫廷的生活细节,深刻地揭露了被禁锢与被玩弄的古代女性的苦闷与凄凉。经过几代艺术大师的千锤百炼,已经成为一出不论从表演还是艺术品位,都成为梨园的精品佳作了。我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和揣摩,也品味到了当初章小山先生所谈及的话语,从会,到对,再到精,这一步步的进步,确实是很艰辛的,尽管我对这出戏中塑造的杨玉环形象有了点滴的艺术见解,但仍有欠缺与不足的,前辈的谆谆教诲将永远激励着我攀登艺术高峰。
|
1993年2月 本贴由戏迷知音于2003年4月21日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